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

审计发展论文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相关指标的比率来分解、剖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定量指标的指标值的确定。在确定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时,就需要计算出审计主体事先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和制定的审计指标的数值,这一数值是个相对数,可以揭示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有很多方法,但是最主要采用且结果较为准确的是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对两类或者多类经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相应回归方程,然后以此来推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

3.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就是对各个因素的功能进行评分,因素功能越重要,单位分值就越高。通过评分,可以将定性的概念转化为定量的数值,然后进行数学运算,以便于最终加总。综合评分法的准确度比较高,涵盖的角度也比较全面,当前,我国政府多个部门都选择采用这种方法。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一)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1.缺乏具体的绩效审计准则和规范,绩效指标评价有待完善近年来,由于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条文不健全,绩效指标的评价体系不能局限于财务指标、历史指标和综合性指标,还需要在相应的非财务指标还有未来价值指标等公认的、可适用的评价指标方面进行不断改善。很多审计人员在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摸索,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规范和随意性。

2.难以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在研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发现,设定的审计方案多少存在缺陷,难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等,导致审计缺乏深度。实际工作中,绩效审计进行分析评价的原始数据,即会计资料在当前的环境下失真情况严重,弄虚作假现象较多,这将加大审计证据的获取难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证据的客观性,从而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

3.审计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过程是一个集不同专业领域、不同重要性水平于一体的复杂过程,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各个专业的知识。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开展绩效审计的知识和技能。在政府绩效审计的实际工作中,应当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学习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极大可能的从主观角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

(二)加强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1.制定和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法规标准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准则和指南,是政府绩效审计的核心问题。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规范体系对于我国顺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合规的操作规范和指南,不仅有助于明确审计机关权限,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质量。

2.改进政府绩效审计方式和技术手段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政府绩效审计涉及了更为广泛且更为复杂的内容,这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及其他的综合素质。因此,要保证并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必须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技术。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Keams强调,除了需要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外,连续审计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如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强调中期财务报告、管理层有建立有效内部控制的责任等。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时,才有执行连续审计的必要和可能。1990年AT&T的Bell实验室研发出的“连续审计系统(CPAS)”,有力地证明了连续审计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逐渐成熟,1999年CICA和AICPA一起了关于连续审计研究方面的报告,对连续审计的定义进行了规定,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实现连续审计的时机已经成熟的观点。进入21世纪,连续审计正式迈向实质性推广阶段。2000年,AICPA设立了相应的委员会(CTC),以此来评价连续审计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审计准则该怎样匹配审计实践的发展,并且还对连续审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可行性研究。2002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了萨班斯法案,从法律制度方面促进了连续审计的发展。同时与连续审计相关的IT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相应的市场也在快速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IIA了关于促进连续审计发展的2篇公告,分别是《连续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的可操作模型》和被当作《全球技术审计指导》系列之三(GTAG3)而的《连续审计:对保证、监督和风险评估的意义》。随着时间的发展,有关连续审计的技术基础和法律环境等条件都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可以认为,内部审计广泛实施连续审计已蓄势待发,将会大有作为。

二、内部审计应用连续审计的优势

传统的外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鉴证和评价,对“结果”出具审计意见,而内部审计的重点是要对“过程”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特点使得连续审计技术更适用于内部审计。第一,实施连续审计要求独立的审计人员依据相应的审计标准来开展持续的监控与测试,并根据具体情况应用系统化技术进一步测试。独立审计人员会依据使用者提出的要求确定相应的审计报告。其主要的方法是在客户的IT系统中嵌入审计模块,但外部审计人员受独立性的限制,不允许给客户做相应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在嵌入连续审计模块时会出现利益冲突。而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无须受严格的独立性限制,更适用于连续审计。也正是因为这样,在IIA全球技术性审计指南(GTAG)的定义中,增加了从独立性与实施者层面来解释连续审计:连续审计的实施主体是内部审计人员,他们的任务就是依据相应的准则测试交易和活动,并找出其非正常因素,但不能对相应交易和活动进行控制和维持,以免丧失其客观性与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人员比外部审计人员更具优势应用连续审计技术。第二,安然和世通案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采取连续审计实施实时监控的必要性。2002年的萨班斯法案虽然没有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以IT技术为基础实施连续审计,但却要求财务报告必须以快速与现期为基础,特别是在其第404条款中规定:审计师要对涉及公司管理层的评估与内部控制发表书面意见。出于成本考虑,迫使许多上市公司逐渐在内部审计实务中使用连续审计技术。在IIA2005年7月份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持有在萨班斯法案后内部审计应当使用连续审计的观点,有23%的企业目前完成了连续审计机制的建设,并且企业也逐步认同了实施连续审计的重要性。萨班斯法案的实施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大幅度提高,而连续审计拥有技术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拥有成本方面的优势,从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出发,在内部审计实务中采取连续审计技术已是大势所趋。第三,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提供确认服务,执行连续审计所能获得的连续保证并由此而形成的对审计报告的支持是连续审计的价值所在,也是内部审计采取连续审计的原因。而当前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促使企业采取信息化手段来强化内部控制以遵循相关法律的要求,同时降低经营成本。连续审计在实时环境或接近于实时环境下,使用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就嵌入其中的程序或软件,在交易发生时审计人员就能够探测到例外交易和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经营和财务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并且能够不间断地监测企业存在的问题。

三、连续审计的技术途径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既面临机遇又面临风险,而且风险更加复杂多样,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却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承担的职责也不断增加,内部审计将面临愈加艰巨的挑战。

1.全球化挑战在全球市场中,公司可以从一个国家获取资本,然后在另一个国家采购原材料,利用从第三国购买的设备或人工进行生产,在第四个国家销售产成品。因此,在全球化环境中,企业能够受益。尽管全球化为企业创造了很多机会,但公司必须要处理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如组织、产品、服务、人员以及穿越国家边界在不同的经济市场中自由流动,进而可能产生文化冲突和适应当地市场竞争等问题。全球化是一个影响当今和未来内部审计重要而持续加强的因素,当组织扩张并利用全球化市场和供应链时,肯定增加了对内部审计服务的需求。

2.信息化带来的问题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审计行业。一方面,IT技术创建了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内部审计的审查对象渐趋于电子化、信息化。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系统包含许多部门,审计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业务环节、控制活动,还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运行与维护,这些使传统审计工作变得愈发困难。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对审计方法技术带来了巨大影响,传统手工方式被大量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所取代,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审计工具,简化审计工作,使得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更加及时高效。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监控系统及传感器的大量应用,人们开始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信息产业的一次颠覆性技术飞跃,对人们的思维以及商业管理模式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员可以轻松获取相关的所有数据,能够准确地进行监控和预测,更好地把握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审计人员不再局限于依赖少量的数据样本,而是立足于总体的审计检查,不需要以高昂的代价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因此,大数据改变了原先审计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进行风险评估,不断降低审计风险和成本,全面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用。可是,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给内部审计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会伴随着高风险。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关注重点之一,善于数据分析和管理的人才也变得炙手可热,组织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3.愈加庞大的组织带来的问题随着组织越来越庞大,组织所面临的风险开始增多,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环境下,风险相比以往更加复杂、隐蔽、随机且不容易控制,并更加容易转化,这就更加凸显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其承担的职责也不断增加。

4.利益相关方的高期望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利益相关者众多,而且可能分散在全世界不同地点,借助互联网,他们能够有效表达诉求和关切。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角色、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尽管内部审计现在的工作重点是经营审计、合规审计、财务风险审计、舞弊调查或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但重点关注的领域在未来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利益相关者已经意识到内部审计在评价和减小风险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随着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不断变化,利益相关者也会产生新的期望。首席审计执行官应该知道满足利益相关者期望对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可信度和价值是至关重要的,而要达到这一点,内部审计范围应尽可能地注意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领域。

二、内部审计发展方向

1.更新内部审计理念当今世界,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多变,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审计方法、更新理念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1)建立服务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不仅仅是一种监督手段,更是一种服务。内部审计由于其特有的内向性,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梳理内部控制流程,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并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最终促进公司目标的实现。要做到服务型审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建立合适的内部审计文化。内部审计文化是内审组织的灵魂和凝聚力,对内审组织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②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容易使被审计单位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内审人员本身也可能产生偏见,影响独立性,从而加大工作阻力、降低工作效率、增加风险。因此取得被审计领导和人员的理解和信任,才能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2)转向增值型审计增值审计能够为组织整体增加价值,即通过审计工作使得组织的收益增多或损失减少。增值型审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①熟悉企业环境,了解基本情况。通过查阅企业的各类文件和其他资料,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熟悉被审计部门和审计项目的发展战略、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情况。分析业务流程,着重研究重点审计事项的增加值。②将独立审计与增值有效的结合。增值是内部审计的目标,独立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则,只有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结果才会有助于提升组织价值。(3)重视风险导向型审计现代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为了应对增大的风险,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COSO委员会颁布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越来越被实务界认同。传统的合规型内部审计模式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风险导向审计将评估企业所处环境的风险,并把这种风险植入到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中,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整个审计流程。

2.拓展审计范围在全球化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风险延伸到组织以外的地方,进而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把握。内部审计应重新审视组织战略和社会责任,关注第三方风险和信息安全。(1)重新审视组织战略组织战略直接决定了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和发展方向,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组织战略,而内部审计部门应参与到战略制定与管理过程之中。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利用能够广泛接触公司各个层面的优势,全面地获取和分析内外部信息,通过列席战略决策会议,可以直接对公司战略提出可行的建议,以优化战略,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根据战略指导方针,通过检查战略决策的执行情况,评估战略执行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分析和查找战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供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参考。(2)重视社会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关法律规范来严格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加深,我国企业势必会越来越多地面临社会责任问题,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3)关注第三方风险普华永道的“2010年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自己的企业正在面临着更多来自于第三方的风险。企业需要加深了解与其开展业务合作的伙伴,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利用专业知识,促进公司对业务伙伴的全面评估。审计人员通过在风险识别、对重要的业务伙伴风险评估程序的设计或修改,以及随后的监督评价整体政策执行和程序有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关注第三方风险,收集和分析第三方的风险信息,制定一个连续的计划,以应对日益显现的第三方风险。(4)开展信息安全审计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已经是每个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成为了商业对手的偷窃对象。随着经济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使得企业信息被窃取的可能性将增加。信息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12年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与审计信息安全有关的活动在未来5年中会大大增加内部审计职责或任务。面向未来,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拓展信息安全审计。

3.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内部审计将离不开信息技术。审计信息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审计已经因为非现场审计、持续审计以及云审计的出现而“焕然一新”。在内部审计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将大大节约成本,并可提高审计效率。

4.更高的从业人员素质随着组织面临的环境和利益相关者期望的不断变化,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以应对挑战。一方面,越来越复杂的经济活动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要求;另一方面,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了大量非传统风险,审计部门将需要大量的能够识别、评估和分析风险,并且能够防止和发现舞弊的内部审计人员。优秀的首席审计执行官要不断评估是否现有的内部审计技能已经能使自己的团队实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评估组织所面临的风险。

三、总结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一)计算机审计规章标准尚待完善。我国审计法规比较完善但涉及到计算机审计还有空白,计算机辅助审计仍在试验阶段。各行各业人员组织安排、管理模式、工作思路重点均不相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二)限制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的核心问题数据的搜集和使用还没解决。海量数据及其复杂关系给计算机审计带来数据存储和处理双重挑战。海量数据的增、删、修、查、存、统计、导入、导出、格式转换等要求极高数据处理速度。日益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对现有数据整合处理方法提出挑战,计算机硬软件的快速更新要求也使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拓展。

(三)缺少审计分析模型。审计工作中最有价值财产是经验,而审计模型则是审计技巧与审计经验的完美组合。虽不断被优化与深化,但审计模型仍受初始数据真实性、数据可靠性以及建模人员审计经验的影响。现有软件多是采用查询审计模型库外加审计经验判断方法进行审计。

(四)审计方式有待转变。审计在方式、方法、思维、机制和手段等方面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进步仍有代沟,无法适应监督控制职能的需要。尤其是在如何运用非现场审计方式,包括采用信息技术系统对风险与效益状况进行实时预警,纵向、真实、即时、实用的阶段评价分析和监测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问题对策

(一)丰富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论基础,加速法规出台。没有强大的理论后盾,计算机辅助审计难以为继,也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及时总结经验,拓展理论研究,尤其要研究技术、对象、线索、方法,加强和规范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加快计算机审计立法进程,使其有法可依。

(二)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匹配的审计准则和制度的讨论制订应加快步伐。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审计方式等已发生质变,现有审计准则已不能推进计算机审计发展。上到行业从战略层面应建立、完善并统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下至审计部门可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规范。重点梳理计算机审计过程,审计技术,相关人员资质,信息系统后评价及数据收集等方面应遵循的准则,保障当前计算机审计顺利进行。

(三)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多样化、信息化性和通用化。研制跨平台和多环境使用的辅助审计软件,研制行业通用版本的辅助审计软件,研制符合行业实际的辅助审计软件,并尽可能延长软件生命周期。同时还要针对规范审计手段和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水平、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领域,推进网络化进程。在网络互联实现审与被审双方信息的共享交流的前提下,通过辅助审计软件,加快审计工作速度,节约人力物力,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

(四)完善审计机构计算机的运行条件,提高计算机软配置。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具备发展审计事业的长远眼光,对设备硬件建设予以倾斜,切实调整计算机硬件升级,整合调试审计资料与审计内网,紧跟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审计事业的现代化。

(五)实行周期动态监测,建立监督长效机制。验证目前审计方法在周期监控中的实用性,筛选合适的审计方法,探讨便于周期监控的审计方法思路;构建监控模块体系,定期不定期进行关键件领域的监控,实施危机动态预警。全盘评估被审计对象的财务风险,实时预警风险,变落伍的事后评价为事前预警、事中补救和事后总结“三位一体”;还要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便于及时的维护预防。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绩效审计发展现状与审计署发展规划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绩效审计概念的认识上出现差异就如北京市审计局新闻发言人所言,“绩效审计分两种,一种包含在常规审计中的,一种是单独立项。目前多数的部门审计都包含有绩效审计的内容,而去年单独立项进行绩效审计的是三个项目,农村义务教育、社区卫生站和节能减排”。由此看,如果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常规审计的延伸,则会得出绩效审计已普遍开展的认识;而如果认为绩效审计就是单独立项开展的审计工作,则可能得出绩效审计发展寥寥无几的认识。从中国绩效审计发展现状中不难看出,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仍然发展滞后,在许多地方审计机关中仍然是空白;而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则已普遍推行,即包含在常规审计中的绩效审计成为中国绩效审计主流。这就是说,目前中国开展的绩效审计主要类型并不是国外的那种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型绩效审计。就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当前一些地方、单位不真实、不合法、效益低的现象普遍且交融在一起。中国现在还不能像国外一样,专门的人员和项目搞绩效审计,专门的人员和项目搞财务审计,只能将二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只是不同地区和不同项目,因具体情况不同而侧重点不同而已”輰訛輥。目前中国绩效审计的主要类型非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而是融进了一些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的传统审计:要么是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密切结合,使真实、合法、绩效目标和内容融为一体;要么是绩效审计与审计调查密切结合,诸如审计署近年来开展机场建设审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审计等审计项目就是融进了绩效理念的审计调查輱訛輥。学者张龙平也认为,当前中国绩效审计开展情况很不理想,突出表现在大多数审计机关并未把绩效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安排,而是在财务合规性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经营管理和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财务审计报告中偶尔提及绩效评价和改进管理的建议輲訛輥。目前的状况仍然可用10多年前李金华审计长对中国开展绩效审计状况的所做的总结:“这几年我们有没有开展效益审计呢?应该说是搞了,审计署成立之初就搞过效益审计,后来又提出把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和管理审计延伸。去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提高审计质量的6条措施中,就曾提到把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结合起来的问题,而且我们在实践中有很多结合得很好的审计案例。正因为这种结合,我们报给国务院的一些综合性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所以不能说我们过去效益审计没有搞,只是没有把效益审计作为审计的一种类型独立开展。”可见,如果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角度看,即“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效益审计重点”,那么这类绩效审计在中国比较适应而且容易开展起来,看上去完全可以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和加以普及,按照审计署的发展规划,完全可用几年时间走完国外绩效审计发展一二十年走的路。但从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看,这些年绩效审计的发展仍然是相当迟缓的。所以,绩效审计内涵和类别认识的不同会直接导致对中国绩效审计发展状况的认识或看法不同。

(二)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绩效审计的专项准则或指南,使得绩效审计无规范性和先进性可言学者吕培俭认为,中国绩效审计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比较肤浅,在目标范围的确定,计划的制订以及程序、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绩效审计的模式,“基本上还是比照着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财务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去做”輳訛輥。一些地方审计机关,诸如无锡市审计局通过以“结合型和渗透型”(其实是对非完全意义绩效审计的另一种称谓)绩效审计为切入点来稳步推进绩效审计,但从实践来看,部分结合型和渗透型绩效审计项目存在绩效审计目标不够明确,表现出“合规性审计为主、绩效审计只作为点缀”或者“为绩效而绩效”的问题。因为“尽管上级审计机关和无锡市审计局自身在绩效审计指南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绩效审计的对象相当繁杂,而现有的很多指南仍带有财务合规性审计的烙印,如何尽快实现绩效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标准化,是无锡市审计局以及其他审计机关共同面临的难题”輴訛輥。

(三)受审计机关资源现状所制约随着中国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审计机关的有限资源与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不足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审计机关探索性地尝试某些绩效审计项目尚可,而要使绩效审计成为常态,则可能使本已经任务沉重的审计机关更加不堪重负。为此,重复审计或者仅在名义上包含绩效审计而实际仍在做合规性审计。

(四)现行审计体制对于绩效审计发展的限制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对于认识中国绩效审计发展现状是有利的,但尚不能揭示出中国绩效审计发展迟缓的深层次原因,因为上述分析并没有涉及到现行审计制度(特别是审计体制)问题。众所周知,审计体制是一国审计制度的核心,也是制约审计职能发挥和审计工作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结合审计体制来研究绩效审计发展问题,才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对于分析和解决绩效审计发展问题,乃至于探索绩效审计发展规律都是极为有利的。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纵观国外绩效审计发展,可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种辩证关系:立法机关推动了绩效审计的发展,而审计机关也因此更重视为立法机关的服务。这是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对国家审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立法机关所具有的立法权、预算权和监督权是实现这种因果关系的保障。从各国情况看,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在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仅体现在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对政府公共支出预算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关系上,而且还体现在立法机关和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的制约关系上。国外审计普遍把政府公共支出作为审计重点,这是立法机关推动国家审计发展的要求。国家审计只有进一步完善其监督职能,发展更为有效的审计方式(如绩效审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立法机关(实质是特定的政治制度),这也是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监督职能和作用的必然选择。公众的社会需求是开展绩效审计的第一个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机关及社会公众持续企盼绩效审计对政府管理产生影响的社会张力,正是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往往不是审计机构“自弹自唱”的结果,而是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或者说是由国家治理系统中某些重要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所推动。这就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通过对中国绩效审计变迁历程进行回顾,不难发现中国绩效审计制度变迁更多地表现为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关为顺应世界国家审计发展潮流而在中央及地方积极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即中国绩效审计制度变迁是由审计机关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但受政府行政体制的影响,这种变迁能否顺利推进以及推进程度能否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政府及公共部门)对该制度的认同度及需求。绩效审计作为一项深刻的监督制度,在现行体制下审计机关内部自我发育往往缺乏动力和压力。审计该干什么或不该干什么,都是由审计之外的环境所决定。那么,外部环境是否创立了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审计机关是否处在更有力的监督政府权力的位置或地位?所以,绩效审计发展缓慢,不应在审计机关自身因素去找,而应在外部环境和制度体系中去探索。比如,许多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观决定或影响到公共支出决策和绩效,从根本上来说,绩效审计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政府领导在公共资金运用上的无序和乱作为,这属于绩效审计本质所然,但现实中绩效审计能否发挥出这种对权力的约束作用?如果说,决策失误是导致公共支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决定大量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者往往是政府或政府领导,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能否对决策者进行审计?如果不能,这类问题仍然会不断发生;而如果要审,是由谁负责进行?如果审计了,问责是由谁主导?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现行体制和制度难以保障的。因为,公共支出预算及其执行,以及执行结果的检查和监督基本都是在同一体制内部运作和循环的。没有外部监督,是难以有效的。审计应该是一种来自于外部的监督设置。目前,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正说明了现行监督体系的薄弱,也说明传统的内部自我监督模式的无效。

二、中国绩效审计发展趋势分析

认识绩效审计发展趋势对于绩效审计制度研究是重要的,因为未来的制度建设应该反映出绩效审计发展趋势及其要求,而研究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总结近年来中国绩效审计发展变化,不难发现一些发展趋势,其中不乏积极意义,主要是:

(一)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趋于增多这一点可从北京市审计局副局长李拥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中得到印证“2010年绩效审计项目肯定比去年要多,领域要广,去年是3个项目,今年在6个左右”輶訛輥。实际上,近些年来,各地审计机关都在不同程度上探索完全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实践。

(二)绩效审计有独立发展趋势随着绩效审计的广泛实践,在审计制度建设上,绩效审计将由随意性向强制性发展,由零散的、粗略的、弹性较大的审计实践向统一组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审计活动发展。特别是从立法、计划、项目和程序安排等方面对绩效审计进行不同于常规审计的制度建设。比如有一些省市已经把绩效纳入地方立法,即可以单独立法;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年度预算执行的报告时,要求政府部门选择一些项目的绩效审计提交常委会,或者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要求政府每年选择一至两个重点项目听取绩效审计情况的报告,由此看到绩效审计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审计活动而存在。比如,北京市拟将绩效审计一起写进《北京市审计条例》;并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健全有关审计制度,规范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行为,从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绩效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北京市规定政府每年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审计情况輷輥訛。

(三)绩效审计已与绩效监督以及更多的社会活动相联系面对公共支出存在的诸多问题,事实上单纯的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已难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的发生。绩效监督,这一超越绩效审计的治理手段已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所谓绩效监督,就是为了更好地把对预算编制、调整、执行的监督与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督结合起来,避免和防止某些部门和单位一定程度存在的“要钱容易、花钱随意”。有的地方还在探索把绩效审计结果看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寻求进一步把绩效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的程序和途径,有的地方甚至还把绩效纳入政府督察考核中,实施绩效问责。可见,绩效监督事实上把社会监督、人大预算监督、财政部门绩效管理和审计机关绩效审计联系起来,从不同部门的不同职责出发寻求和建立提高公共支出绩效的机制和措施。

(四)人大对绩效审计的关注与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近些年来,各级人大在预算监督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绩效审计问题,许多地方人大开创性地在预算监督中引入了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的做法。比如,2009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首次把对公共资金使用的绩效监督作为改进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绩效审计督促市政府加强对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督,促进预算编制和资金使用科学合理輮訛輦。相比以前的预算监督主要关心的是预算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是否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绩效监督的重点是在真实性、合法性基础上要突出支出效果,即重视公共资金使用的效果。总之,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的加强在极大地促进财政部门绩效预算和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在配合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已越来越明显。这种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在体制上和制度上的发展趋势。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一)大数据增值价值巨大,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可估量,终极价值在于助力社会进步与升级。美国奥巴马政府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是对其价值最生动的再现。大数据虽然价值密度低,但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整合和分析并使用,可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面向大数据市场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已不断涌现,大数据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引擎,正在“吞噬”和重构传统组织架构,必将引发政府、公共事业、制造业、流通等领域全方位变革。特别是人机“生命共同体”快速进化,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成为当代文明建设的助力器,让社会得以革新与升级,最终改变未来。

(二)大数据横空出世,源于个人全球化、记忆数字化、社会网络资本化的全力驱动,是IT业发展演进的历史使然。大数据不是突然产生的,是IT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大数据浪潮主要源于三大驱动力推动。一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乃至“个人”全球化,为大数据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来源。二是数据开放运动和数据民主化,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共享和全球性覆盖,云计算等廉价、高效的存储提取方式,让数据成为“共享的社会记忆”,客观上开启了大数据时代大门。三是挖掘复杂社会网络资本价值,加速了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构成了大数据的经济驱动力。全球化、数字化和社会网络资本化齐力推动了大数据大发展。

二、大数据:国家审计改革发展新动力

正在发生和演变的趋势表明,大数据时代无论对于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是一次革命,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重大的转型机遇和飞跃的契机。国家审计无疑也是如此。1.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新实践,必将推进国家审计理论与时创新。当前,人工智能、社交网站、RFID、语义网、云计算等技术或理念风驰电掣一般闯入我们的工作生活,数据开放、软件开源、普适计算、智慧地球等新思想令人眼花缭乱,新的技术和观念层出不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丰富多彩的经济社会实践,通过信息交换、权能传递和功效联动等方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网络时空观、数据挖掘、系统集成以及多媒体等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思想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刺激审计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组织、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等,与传统审计理论进行分化、碰撞、对接与融合,必将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审计理论不断繁衍与创新,审计理论将呈现多样性、交融性和虚拟性。2.审计客体内涵和外延的扩张,必将呼唤国家审计权力边界顺势突围。近年来,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中,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实物流、资金流表现向无纸化、数字化和信息流的转变,业务处理和财务管理逐步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国家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资料、审计证据线索等都呈现出普遍电子化、数字化的特点。从而摆脱了传统帐套、传统财务信息、纸质的业务轨迹,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扩展到电子数据、系统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自身;从财务数据延伸到业务数据;从内部数据关联到外部数据,审计客体外延和内涵的扩张,突破了以财政财务收支、纸质载体为主的审计权限范围。必然要求法律赋予审计部门数据采集、技术侦查、行政强制、诉讼等更多权力,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舞弊,确保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3.新型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推动国家审计作业流程优化再造。联机分析、数据挖掘、WEB2.0互联网审计、云技术等大数据技术普遍运用,将所有的审计内容、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纳入大数据审计之中。传统的现场审计作业流程必将改造优化为:了解调查,获取信息;采集数据,整理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清理和验证;创建审计中间表;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审计重点;构建审计分析模型,分析数据;延伸落实,审计取证。数据分析成为审计作业的核心。信息技术还可以优化审计项目管理,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审计项目管理内置一个标准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审计作业流程,用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作业行为,使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审计人员能够执行相同的审计动作。通过虚拟组织形态和数据集成智能化管理,实行远程控制审计项目,包括审计方案的控制、分工控制和授权控制,为质量控制和风险预防搭建一个良好的、高效的管控平台。4.国家审计供需矛盾更为激烈,必将要求国家审计主体能力自我革命。审计作为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覆盖领域之广,涉及的经济社会活动之多,所产生和集聚的数据规模不可谓不大。大数据价值的发现和挖掘,必定给审计创造了更多需求,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对审计供给能力提出了新挑战。而决定审计供给能力的关隘就是国家审计主体能力。大数据时代,IT审计师将主导国家审计舞台。而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主要精通财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知识结构还不能满足大数据技术的要求,数据分析与管理高端人才紧缺。审计人员除了要有专业的审计、会计知识外,必须精通信息技术,掌握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优化审计人员能力结构,增强审计干部信息化审计基础能力、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监测指标和模型的构建和分析能力、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测评能力,尤为紧迫。

三、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审计发展路径

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国家文明,只有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价值、迎接好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应对,才会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国家审计应放眼未来,以大数据审计为目标,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抢占审计发展的突破点和制高点,迎接新时代挑战。

(一)加快理论创新,为大数据审计落地提供实践指南。要坚持实践上的“摸着石头过河”与理论上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加强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在理论上对大数据审计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审计职能与任务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构筑起适应大数据时展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审计理论。加强与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公安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国家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研讨,多角度、更准确地把握客观现实及政策约束;组建由学术界专家、审计研究人员和实务骨干组成的团队,承担把握前沿热点、规划审计思路等工作,为加快大数据审计实践提供操作指南。要制定大数据审计发展的长远规划,坚持把大数据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发展的核心战略,从数据、制度、人才和技术等方面逐步积累基础资源,有计划、有步骤、长期不懈地坚持推进。要加大宣传,营造数据审计文化氛围,革新思想观念,树立正确数据观,建立基于全数据模式、从整体到局部的审计思维模式,用大数据时代精神武装头脑。

(二)加快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大数据审计相关法规建设。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和计算机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实践活动,有些甚至还是盲区,导致大数据审计的法律地位和权限虚置。要加强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相关立法,把电子合同、电子凭证、电子证据、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和保管要求,数据认证机构的管理,电子信息与网络安全等相关问题,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固化下来,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法律依据。要强化审计权威,扩大审计权限,赋予审计审查审计对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安全措施,利用网络和审计软件进行审计,接入、采集、存储、提炼审计对象所有数据等的权力。要坚持本土自创与模仿移植相结合,建立健全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制定大数据审计评价准则、技术标准,数据挖掘分析指南,信息系统输入—处理—输出的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的准则,云计算以及网络审计准则等,确保大数据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构造政府主导、审计主推、IT企业参与的大数据审计联动机制。大数据技术在国家审计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根据国家审计行业自身的特点,其无法自发地独自实现,必须积极构造政府主导、审计主推、IT企业参与的多点支撑联动机制,形成聚合效应。对政府而言,要积极把握大数据战略机遇,制定积极的政策法规,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基础设施,营造适度宽松的大数据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审计部门进行大数据相关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从标准、法律和意识形态层面大力引导大数据审计发展。对审计部门而言,要制定战略数据储备计划,加快与被审计单位数据实时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数据载体;要逐步建立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审计数据中心,构建审计管理、审计业务、审计方法和评价信息资源库,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审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实现数据大集中。对IT企业而言,要深刻洞察大数据审计的需求,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要专注细分领域创新,提供具有审计行业特色的大数据审计专家级方案。

(四)加快应用创新,不断研究、探索、实践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可以预见,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时时刻刻都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并积极实践A/B测试、关联规则挖掘、分类、数据聚类、众包、数据融合和集成、数据挖掘、集成学习等大数据分析技术,BigTable、商业智能、云计算、Cassandra、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分布式系统等大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标签云、Clustergram、历史流、空间信息流等可视化技术。要深度分析挖掘审计部门的大数据价值,从“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实现审计决策和管理智能化。通过云计算的IaaS、PaaS和SaaS三大服务模式,建立国家层面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审计私有云和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要建立审计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合作的审计信息技术研发模式,加强审计大数据分析模型和软件的研究开发。建立审计信息技术评选机制,对优秀的审计技术创新进行表彰奖励。建立审计信息技术库,把现有审计信息技术分类整理录入,实现网上查询、培训和新技术添加功能,加快大数据审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第一,对内部审计现状的分析要立足于查找管理短板。要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环境与发展状况的系统分析,从内部审计战略定位、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业务广度与深度、制度与标准建设、信息化水平以及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等方面查找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问题或者管理短板,对标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先进实践,确定发展目标,落实管理提升措施。第二,内部审计规划要以业务与职能规划为基础。业务与职能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价值体现。因此,内部审计业务与职能规划是内部审计规划的核心内容。要以业务及职能规划为基础确立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构建内部审计组织架构,配置内部审计资源,制定支撑业务规划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第三,制定内部审计发展目标要切合实际。内部审计发展目标是内部审计规划的重要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内部审计总体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发展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要相互兼顾,有机结合。内部审计发展目标的制定应清晰、具体、可操作,能够量化的目标要素应尽可能量化。目标的制定切忌好高骛远,动辄“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看起来远大,实际上不着边际。第四,推动内部审计改革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企业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有可能涉及内部机构(岗位)职责、权力及利益的调整。内部审计规划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涉及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的改革和人力资源的调整问题,有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改革,我们不能知难而退,但内部审计改革不仅仅只是审计部门的事情,可能会涉及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环境及相关配套措施作为支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推动内部审计改革可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确保平稳过渡。

二、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内部审计规划的认同度与约束力

企业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具体实施不仅仅只是审计部门的事情,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经理层、相关职能部门和子企业审计机构不同形式的参与。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如果只有审计部门参加,这样的规划很可能就是部门规划,其工作成果不可能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第一,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应该在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由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特殊地位,很多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章程明确,内部审计对董事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或者内部审计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双重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规划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因此,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应该在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经理层的领导下组织,这样一方面可以准确反映管理当局意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资源,强有力推动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第二,参与规划研究制定的范围要有一定的广泛性。研究制定内部审计规划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需要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参与和协同。尤其是需要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纪检监察、子企业或区域性审计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实质性配合与参与。企业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方面作用,凝聚广泛共识,提高内部审计规划研究成果的认同度,并最终确保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第三,要严格内部审计规划评审与程序,确保内部审计规划的有效性与约束力。内部审计规划在提交正式审定前,可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以确保质量,其最终成果应由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审定批准后作为正式文件实施。

三、实现内部审计规划与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纵向和横向协同

从企业发展规划的体系架构来讲,内部审计规划是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子规划,属于职能规划范畴。一方面,内部审计规划应服从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和整体发展规划来研究制定;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规划要与企业各项具体业务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规划、信息化工作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等其他专项职能规划相协同。内部审计规划不能脱离于企业大的发展环境而独立存在并推动实施,不能成为企业规划体系架构中的“孤岛”。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可以促进和推动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但不能而且也无法颠覆企业现有的发展环境、管控体系与运行机制,不能偏离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如果偏离了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或者与企业其他专项规划不能协同甚至是发生冲突,内部审计规划将难以实施。

四、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量体裁衣,开拓创新

认真学习内部审计先进理念,借鉴内部审计行业最佳实践,是企业研究制定内部审计规划的有效途径。但学习借鉴内部审计先进经验不能照抄照搬。由于企业在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工作机制、业务类型、工作重点、人力资源状况、内部审计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规划内容的不可复制。因此,研究制定内部审计规划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条件、发展状况、发展需求与愿景等个性化特征,量体裁衣,开拓创新,构建适应企业自身实际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明确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目标、主要业务形式、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以及相关资源配置。

五、依托外部咨询机构与依靠企业内部专业力量相结合,确保内部审计规划编制质量

审计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及各省市的经济持续增长,在宏观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下,各省市的体育产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体育商业化的必然结果;其既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体育市场从出现到现在还不到20年,其中健身市场的发展时间更短,健身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共经历了90年代中期、后期3个时期,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健身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已经成为了组成我国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健身市场自出现以来,已经建成了276家健身场馆,其中单一性健身场馆(经营内容为健身舞、健身操或健身器械等单一形式)就有219家,综合性健身场馆(经营内容同时包括健身操、健身器械等项目)57家。单一性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集中于90年代初、中期,自此以后,单一性健身市场过渡到平稳发展期,就总体而言,健身市场是随着人民增收、经济发展、消费及生活理念转变而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了人们娱乐健身、提高生活质量的理想之所。

(一)健身市场的经营状况我国健身场馆主要为民营场所,且多为租赁场所。以河南省为例,在数百所健身中心中,仅有3家健身中心为国有投资,有94%以上都为民营健身场馆。健身场馆的经营项目普遍以健身操、器械健身为主。在单一性健身场馆中,约有87.6%的场馆经营项目都为健身操,主要服务于女性消费群体;而器械健身中心的服务对象则主要为男性;综合性健身房的经营项目不仅有健身操和器械健身,还包括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如美容、桑拿、淋浴、气派、茶饭、羽毛球、台球、乒乓球等),根据场所性质的不同,健身中心的开放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二)健身市场的投资-效益分析在健身场馆经营中的投资,主要包括实物性与非实物性两方面,其中,非实物性投资具有长期性特点,实物性投资则为一次性。据相关资料显示,陕西单一性健身场馆的投资资金平均值在3.8万元左右,利润额平均值在6.1万元左右;而综合性健身场馆的投资额平均值则为33万元,利润额平均值为7.8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单一性健身场馆的投资更少,同时由于其收费低廉、开放时间短,所以经营性支出更低,所以利润要高一些。综合性健身中心,在环境设施、设备及附属设施方面的投入费用较高,趋于贵族化,所以综合性健身中心在健身市场中,以经济型场馆更受欢迎。目前,支撑陕西健身市场的主要为普及型、大众化的单一性健身场馆。综合性健身场馆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陕西62家综合性健身场馆中,仅有18家赢利,33家持平略余,剩余11家都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其经营方式为滚动式收益,所以其仍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单一性健身场馆在投资回报率方面比综合性场馆更高,然而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必将被逐渐淘汰,由综合性健身中心取而代之。

(三)消费状况分析体育消费是一种非生产性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才会产生的事物,体育消费必须建立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人们为追求享受、发展而做出的一种满足高层次需要的选择。目前,关于我国人民的体育消费支出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在文化健身消遣方面的消费,仅占全部消费的0.34%,只有10%的娱乐、社会消费支出用在体育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居民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较少,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很多,如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传统消费理念及习惯等。在对健身房会员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人们的收入水平与选择的健身场所有直接关系,同时年龄、职业也会对健身场所及方式的选择有一定影响,通常选择单一性健身场馆的主要为普通职员,健身会员的年龄表现出两极分化,主要为年龄偏小或偏大的低收入人群。综合性健身中心会员则多为个体经营者、干部、高级职员,年龄分布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参与健身的人群都具有可支配收入高的特点,并对健身运动有一定的热情,其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更高。由此可总结出体育消费与收入呈正相关,同时在年龄分布方面,呈现出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青少年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因为现在的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愿意花钱买健康;另一方面,老年人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支出较多,这与老年人重视自身身体健康,有富余时间、精力及金钱有关。

二、我国健身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知名健身企业较为缺乏在健身市场中,企业本身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良好的知名度、声誉意味着其在服务理念、技术指导、管理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其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累积而成,其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的信任度,是吸引广大消费者的重要内因。我国目前的健身市场中,主要为中低档单一性健身房,上档次、有规模、经营先进、管理科学的知名企业还较为缺乏,这也是阻碍我国健身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素质、内部环境、硬件设施、经营者管理水平、企业知名度等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代社会中,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健身企业要想提高市场份额,在健身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人才是关键,企业应当引进、培养一批懂技术、懂法律、懂业务、精明强干的经营管理者,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健身市场环境尚不成熟体育市场环境,不仅包括健身场馆的人文环境和硬件设施,还包括健身消费氛围,人均可支配收入,传媒宣传引导,政府扶持力度等。健身娱乐行业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强身健体需求,而提供技术指导、锻炼场地、体育器材等服务的行业,所以其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还应当完善技术指导,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从而放松心情达到健身目的。从陕西的健身场馆情况来看,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健身场馆在运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较为优越,其他绝大部分的健身场馆的基础设施都较为简陋,其环境营造、场地选择也就更无从谈起了。健身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为陕西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体系,努力争取税费减免,提供融资、投资渠道等优惠政策。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在健身市场发展中的力量不可小觑。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行为易受舆论影响,媒体是具有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工具。利用媒体对健身市场进行引导、宣传,能让普通群众更加了解健身的作用、功能,让健身活动更易获得人们的接受与认可,同时对人们的健身理念、健身项目爱好产生影响,引导人们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最终达到促进健身消费的目的。在以前,我国的大众传媒普遍只重视报道、宣传各种体育赛事,而对健身市场的关注度则普遍较低。近年来,媒体对健身市场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高,不少电视台都纷纷开辟了与健身相关的栏目(如江西电视台的《胖友减肥训练营》),这些都有益于推动我国健身市场的发展。

(三)经营管理不善目前,我国健身市场的经营项目呈现出了全方位发展态势,但在市场定位、项目设置方面则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在设置经营项目时,并未对市场进行科学、充分的考察,很多都是凭感觉、凭经验,一些盲目上马的项目很容易就出现了门庭冷落、供给过剩的情况,从而造成经营困难。目前,我国健身市场在从业人员数量、经营项目、消费情况、注册资金、企业性质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雏形,但是在管理经营方面则存在较多问题,如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经营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经营者有必要以内部管理、内部教育为抓手,重点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强化管理,从而提升服务水平,打响企业知名度。同时还要加强场馆的卫生环境管理,为会员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以树立企业形象。

(四)经营策略有待改进我国健身市场自出现以来,就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健身在我国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健身企业在经营策略方面也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从陕西的健身市场发展来看,体育场馆数量本来就少,同时部分场馆还并未面向社会开放,一些上档次、高标准的综合性健身中心更是屈指可数,单一性健身场馆数量虽多,但多为民营性质、租赁场地,在健身环境、设施设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再加上平均每年一两千的健身会费,对于大部分的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青年学生而言,都是数额不小的一笔开支。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健身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健身市场突破这些制约得以推广、发展,就有必要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来说,市场营销是其根本和发展基础,企业应当充分重视这项工作。首先,我国健身市场应当将单一性健身房作为基础,重点改善其经营环境,将青年学生、中低收入人群作为场馆的主要对象,注重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并以低价格吸引广大消费者,从而逐渐将健身市场做强、做大。其次,各地区还应当充分运用自身的体育资源,引进外资,建设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级健身场馆,引进知名健身品牌入驻,并利用这些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准确把握市场脉络,挖掘潜力,以减低消耗和成本,以合理的价格面向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打造多个一流健身俱乐部品牌。

(五)市场发展失衡我国健身市场在布局、产业结构方面较不平衡,尤其是定位于中低档健身服务的企业,发展较为缓慢,而各种热门项目(如跆拳道、瑜伽等)经营单位则不断涌现出来。另外,在健身市场局部方面,健身企业、设施多集中于市区商贸中心,在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居民住宅区域则十分缺乏健身企业及配套健身设施,这也导致了健身市场布局的失衡。

三、促进健身市场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更新健身理念在体育经济视角下,我国健身市场应当紧贴城市人群,以城市为中心,向中小城镇、农村辐射。树立并倡导休闲健身理念,倡导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将“以人为本”作为健身服务宗旨,在健康观念的导向作用下,逐步深入普及健美健身运动,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的带领下,大力培养具有全民健身指导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投身于体育健身事业,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进而推动我国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找准市场定位要推动我国群众健身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健身市场或经营产业,首先必须有正确的发展战略作导向,并找准健身市场的定位:如坚持全民健身战略,立足发展,面向未来,市场开发与技术培训并举,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员培训和服务为主,同时努力推进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服务为辅的双轨制培训与服务模式,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健身理论与实践指导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践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基本国策服务。

(三)规范健身市场规范的健身市场,是我国健身运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并落实健身行业相关规范、标准与政策,加强体育事业改革及政府机构指导力度,突破健身产业的行政垄断局面,对健身行业加大监管力度,以引导健身企业规范、有序地竞争,真正地让人民群众获得实惠,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各健身企业的优势互补。

(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品牌健身会所是我国健身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为大众健身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故此,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健身理念的同时,不忘挖掘民族传统的、优良的养生健身方法,将其发扬并推向世界,使之成为中国的特色.同时抓住国外健身产业向国内转移,同时跑马圈地抢占先机,实行有限联合或独立经营,逐步打造或形成自己的健身旗舰。

(五)实行可发展战略要实现我国健身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研究并遵循市场规律,挖掘健身健美资源潜力,依托市场经济,努力发展健身产业,在健身市场的发展和运作上坚持结构、质量、效益、规模的并举和协调统一,不以牺牲环境、质量、信誉为代价,不搞破坏性、重复性建设,同时健全必要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行业规范,这样才能开拓我国健身市场的发展与强盛之路。

(六)扫清我国健身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健身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有以下方面:首先是健身市场管理、规范不到位,行业自律性较差,在行业准入资格审核方面,执行力度较差,存在着恶性竞争现象,这些都是造成健身服务行业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缺乏人才优先理念,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再次,器械场馆质量规模、服务手段、服务设施不到位;最后,健身企业对健康理念的宣传工作普遍不够重视。上述因素都是制约健身市场发展主要瓶颈,要促进健身市场发展,就必须通过建立、落实行业规范,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等措施,扫清各种障碍,为健身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结束语